Sign upLog in
    Search
    Membership

EP5 | 提前退休,你准备好了吗?- 和知名FIRE博主大狮姐一起聊聊“提前退休那些事儿”

下班搞事指南

2025-08-1200:43:09

Available Platforms

Comments

📝 本期简介:
不再上班的真实人生:从麦肯锡到家庭主妇,她如何实现财务独立提前退休?

这一期,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大狮姐”——一位实打实实现 FIRE(财务独立,提前退休)生活方式的人。她曾在麦肯锡打拼多年,如今选择回归家庭,自主安排人生。她的公众号、小红书、播客《提前退休那些事》,持续为读者提供有料、有情、有力量的内容。

【主播】

  • 王小念
  • 张程(小红书:和张程一起学习吧)


【嘉宾】

  • 大狮姐

如何联系大狮姐?公众号、小红书、小宇宙:都叫“提前退休那些事儿” 。

【你将听到】
00:35 嘉宾登场:大狮姐的FIRE之路

  • 嘉宾大狮姐自我介绍,34岁从咨询行业退休,分享自己“不爱上班”并最终被FIRE理念击中的心路历程。

02:17 核心理念:什么是FIRE与4%法则

  • 详细解释FIRE(财务独立,提前退休)并非遥不可及的财富自由,而是通过“节流+投资”让被动收入覆盖生活支出。
  • 介绍“4%法则”:当攒够年度开销的25倍资产后,即可认为达成FIRE目标。

06:31 准备工作:储蓄率与穿越周期的投资

  • 退休准备时间与“储蓄率”直接挂钩,高储蓄率可以极大缩短准备时间。
  • 强调财务规划需保守,并建立能够穿越经济周期的多元化投资组合以应对风险。

09:11 个人实践:“瘦FIRE”是灵活选择而非无奈之举

  • 因家庭原因,大狮姐在未完全达到目标时提前开启“瘦FIRE”(Lean FIRE)生活,探讨了“瘦FIRE”与“肥FIRE”的区别与取舍。

11:56 心态转变:FIRE不是当家庭主妇,而是拥有选择权

  • 探讨FIRE后回归家庭与传统家庭主妇的根本区别:前者是拥有财务底气和内心自由的主动选择,没有“KPI压力”。

14:10 退休生活:从低谷期到打开新世界

  • 退休初期会经历“蜜月期”与随之而来的“低谷期”,产生身份认同危机。
  • 通过内容分享,意外链接到大量不同生活轨迹的人(创业者、教练等),生活圈子被前所未有地打开。

19:57 FIRE与事业:不为钱工作,更能创造价值

  • FIRE与搞事业并非对立。摆脱了金钱焦虑,更能遵从内心,有节奏、有灵魂地去做真正有价值和热爱的事。

24:04 日常节奏:在家庭与自我中寻找平衡

  • 早期靠带娃维持生活节律,后期则需主动寻找能投入时间与精力的爱好或事业,但核心是“让自己开心”,不被生产力KPI绑架。

28:20 身份认同:你的身份取决于你在哪里花时间

  • 深入探讨退休后的身份焦虑。结论是:身份来自于你时间的花销,通过把时间投入到新的热情所在,就能建立新的身份认同。

31:40 预想之外:FIRE的意外与真实面貌

  • FIRE最大的意外是它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是一个需要重新寻找自我、面对内心挣扎的开始。
  • 探讨了FIRE失败的案例,指出失败多源于心态而非金钱。

35:22 终极议题:享受过程,摆脱“结果导向”的枷锁

  • FIRE后最大的挑战之一是摆脱根深蒂固的“产出思维”,学会享受过程而非只关注结果,是“去工具化”、回归人本性的过程。

39:03 内心修行:如何停止与他人比较

  • 嘉宾分享通过阅读哲学(尤其是《庄子》)等方式,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学会专注于自己的体验与快乐,不再为外界的比较而焦虑。

40:49 干货推荐:FIRE入门必看书单

  • 推荐两本FIRE领域的经典书籍:《简单致富》(The Simple Path to Wealth)与《Quit Like a Millionaire》。

42:21 找到我们:如何关注嘉宾

  • 嘉宾的播客、公众号、小红书全平台同名:《提前退休那些事》。


【更多详情】
🌱 FIRE 是什么?它为什么击中了她?
大师姐自述自己“从来不喜欢上班”,但在遇到 FIRE 理念前,她还没有真正看到“退出职场”的可行路径。FIRE,全称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财务独立,提前退休),并不等同于“亿万富翁”或“挥金如土”。更常见的 FIRE 实践,是通过减少支出、提高储蓄、聪明投资,让被动收入覆盖生活成本,从而获得“不工作也能活”的自由。

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了著名的 4% 法则,也分享了她和丈夫如何一步步攒出20倍年开销、最终她先 FIRE、丈夫继续工作支撑家庭转型的真实选择。

💰 FIRE 不只有一种:瘦火、肥火和“带娃火”
大师姐没有等到完全符合 FIRE 标准的“25倍年开销”就辞职了。她自称是 “Lean FIRE”(瘦火)的一员,花得不多,先走一步。有趣的是,FIRE 社群中还诞生了“Fat FIRE”(花得多的肥火),“Barista FIRE”(靠兼职补贴收入的灵活退休)等亚文化。

她也不避讳:自己辞职时刚生完大宝,又很快有了老二,带娃成了生活主轴。虽然形式上很像传统“家庭主妇”,但她认为心态上不同:“我不是以照顾孩子为绩效考核,我只是选择了在家。”

🧠 FIRE 之后的心理建设:自由不等于不迷茫
不是每个人 FIRE 后都能立刻过上理想人生。她坦言,自己也经历了蜜月期后的低谷期,不知道身份认同为何,不知道自己是谁。她说:“你的身份来自你在哪里花时间。”

四年后,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写作、自媒体、采访其他 FIRE 实践者、陪伴家人……她不再只是“不上班的人”,而是“FIRE 博主”“FIRE 教练”“内容创作者”。

📈 FIRE 和创业冲突吗?反而可能更适合搞事业
有人认为 FIRE 就是不再做事,但她指出,FIRE 的本质其实是获得时间的主动权。你可以选择不工作,也可以选择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哪怕这些事能赚钱也没关系——关键是,它不再是“不得不”。

她说 FIRE 后创业反而更适合搞一些“有灵魂的事”:没有对收入的强迫焦虑,也不容易走偏或被资本驱动。她用一句话总结得很好:“FIRE 不是对工作的逃避,而是对人生的主权。”

🏠 生活在哪里 FIRE?成都、西班牙、云南还是湾区?
播客中,她也轻松聊起自己关于居住地的幻想:云南的慢生活、成都的家人朋友、西班牙的移民梦……虽然还没有决定最终去向,但她说得很妙:“如果没有一个地方让我一见钟情,那说明每个地方都还不错,选哪儿都不会错。”

🧭 怎样判断你是否准备好 FIRE?
大师姐给出的建议很实际,也很诚恳:

数字层面:储蓄率与退休时间呈线性关系,想快就得存得多。
心理层面:你是否真的想过不再靠工作活着?你是否准备好安排好属于自己的时间?
现实提醒:别低估 FIRE 后回不去职场的难度。她说:“我从 FIRE 那天起,就再也没想回去上班。”

❤️ FIRE 的意义,是“可以不做”的自由

“FIRE 最大的意义,不是你可以做什么,而是你可以不做什么。”
你可以选择不加班、不迁就、不迎合、不讨好。你有权利过一个只属于你自己的人生。

【相关资料】

  • 《The Simple Path To Wealth》中文名:简单致富
  • 《Quit Like A Millionaire》(仅有英文版)


【关注我们】

  • 小宇宙|下班搞事指南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同步更新中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