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简介:
不再上班的真实人生:从麦肯锡到家庭主妇,她如何实现财务独立提前退休?
这一期,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大狮姐”——一位实打实实现 FIRE(财务独立,提前退休)生活方式的人。她曾在麦肯锡打拼多年,如今选择回归家庭,自主安排人生。她的公众号、小红书、播客《提前退休那些事》,持续为读者提供有料、有情、有力量的内容。
【主播】
【嘉宾】
如何联系大狮姐?公众号、小红书、小宇宙:都叫“提前退休那些事儿” 。
【你将听到】
00:35 嘉宾登场:大狮姐的FIRE之路
02:17 核心理念:什么是FIRE与4%法则
06:31 准备工作:储蓄率与穿越周期的投资
09:11 个人实践:“瘦FIRE”是灵活选择而非无奈之举
11:56 心态转变:FIRE不是当家庭主妇,而是拥有选择权
14:10 退休生活:从低谷期到打开新世界
19:57 FIRE与事业:不为钱工作,更能创造价值
24:04 日常节奏:在家庭与自我中寻找平衡
28:20 身份认同:你的身份取决于你在哪里花时间
31:40 预想之外:FIRE的意外与真实面貌
35:22 终极议题:享受过程,摆脱“结果导向”的枷锁
39:03 内心修行:如何停止与他人比较
40:49 干货推荐:FIRE入门必看书单
42:21 找到我们:如何关注嘉宾
【更多详情】
🌱 FIRE 是什么?它为什么击中了她?
大师姐自述自己“从来不喜欢上班”,但在遇到 FIRE 理念前,她还没有真正看到“退出职场”的可行路径。FIRE,全称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财务独立,提前退休),并不等同于“亿万富翁”或“挥金如土”。更常见的 FIRE 实践,是通过减少支出、提高储蓄、聪明投资,让被动收入覆盖生活成本,从而获得“不工作也能活”的自由。
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了著名的 4% 法则,也分享了她和丈夫如何一步步攒出20倍年开销、最终她先 FIRE、丈夫继续工作支撑家庭转型的真实选择。
💰 FIRE 不只有一种:瘦火、肥火和“带娃火”
大师姐没有等到完全符合 FIRE 标准的“25倍年开销”就辞职了。她自称是 “Lean FIRE”(瘦火)的一员,花得不多,先走一步。有趣的是,FIRE 社群中还诞生了“Fat FIRE”(花得多的肥火),“Barista FIRE”(靠兼职补贴收入的灵活退休)等亚文化。
她也不避讳:自己辞职时刚生完大宝,又很快有了老二,带娃成了生活主轴。虽然形式上很像传统“家庭主妇”,但她认为心态上不同:“我不是以照顾孩子为绩效考核,我只是选择了在家。”
🧠 FIRE 之后的心理建设:自由不等于不迷茫
不是每个人 FIRE 后都能立刻过上理想人生。她坦言,自己也经历了蜜月期后的低谷期,不知道身份认同为何,不知道自己是谁。她说:“你的身份来自你在哪里花时间。”
四年后,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写作、自媒体、采访其他 FIRE 实践者、陪伴家人……她不再只是“不上班的人”,而是“FIRE 博主”“FIRE 教练”“内容创作者”。
📈 FIRE 和创业冲突吗?反而可能更适合搞事业
有人认为 FIRE 就是不再做事,但她指出,FIRE 的本质其实是获得时间的主动权。你可以选择不工作,也可以选择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哪怕这些事能赚钱也没关系——关键是,它不再是“不得不”。
她说 FIRE 后创业反而更适合搞一些“有灵魂的事”:没有对收入的强迫焦虑,也不容易走偏或被资本驱动。她用一句话总结得很好:“FIRE 不是对工作的逃避,而是对人生的主权。”
🏠 生活在哪里 FIRE?成都、西班牙、云南还是湾区?
播客中,她也轻松聊起自己关于居住地的幻想:云南的慢生活、成都的家人朋友、西班牙的移民梦……虽然还没有决定最终去向,但她说得很妙:“如果没有一个地方让我一见钟情,那说明每个地方都还不错,选哪儿都不会错。”
🧭 怎样判断你是否准备好 FIRE?
大师姐给出的建议很实际,也很诚恳:
数字层面:储蓄率与退休时间呈线性关系,想快就得存得多。
心理层面:你是否真的想过不再靠工作活着?你是否准备好安排好属于自己的时间?
现实提醒:别低估 FIRE 后回不去职场的难度。她说:“我从 FIRE 那天起,就再也没想回去上班。”
❤️ FIRE 的意义,是“可以不做”的自由
“FIRE 最大的意义,不是你可以做什么,而是你可以不做什么。”
你可以选择不加班、不迁就、不迎合、不讨好。你有权利过一个只属于你自己的人生。
【相关资料】
【关注我们】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