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美中台關係與關稅談判
近期最受關注的國際議題莫過於美中台之間的貿易關稅談判以及台灣總統賴清德的出訪計畫。
1. 美中關稅談判與川普的最終決定權: 美中雙方進行了第三輪高層會談,但關於「延長關稅休戰期」並未立即達成共識,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明確指出,「最終決定權在川普」 (新聞Google 新聞)。川普則表示「有機會年底前會見習近平」,暗示美中關係可能回溫。
2. 台灣關稅談判前景不樂觀: 台灣與美國的關稅談判至今「滴水不漏」,消息的「祕而不宣」引發業界擔憂。遠見雜誌指出,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團赴美磋商,原訂返台卻選擇「滯留美國」,顯示「台美對協議內容意見分歧,仍無法達成共識」。同時,行政院宣布「已做最壞打算,先備妥930億元因應產業衝擊」,這兩大訊號皆「意外透露出談判結果恐不太妙」。
3. 台灣談判籌碼的先行釋出與後續影響: 遠見雜誌分析,台灣在談判中似乎「錯估形勢,先釋出手中籌碼,尤其是最大的一張王牌『台積電』」。台積電在川普宣布對台關稅前,已承諾加碼對美投資至1650億美元;中油也簽署意向書,參與440億美元的天然氣管線投資並採購天然氣。此外,新台幣大幅升值,以及台灣國防預算在美國要求下追加,都被視為台灣已釋出的「善意」。
然而,這些善意並未帶來預期的樂觀結果。日本和歐盟已分別獲得15%的優惠關稅,但付出了「不小代價」,例如日本承諾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採購波音客機和農產品等;歐盟則答應投資美國6000億美元、進口能源產品及採購軍備。報導擔憂,台灣如想獲得同等待遇,「協商將變得更為艱難」。
4. 半導體關稅威脅與美國國家安全考量: 「雪上加霜的是」,川普政府正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啟動對外國藥品與半導體進口依存度的國安風險評估,並「暗示將提高半導體關稅,並再次點名了台灣」。這項調查範圍廣泛,不僅晶片本身,還包括相關零組件和設備,對台灣出口美國的產品影響深遠,其中約67%屬於美國認定的國安敏感產品,銷美占比為全球最高。
5. 賴清德總統出訪過境美國生變: 原訂八月出訪巴拉圭並過境美國的賴清德總統行程,在大罷免結果出爐後「出現戲劇性變化」。儘管美方重申台灣總統過境符合慣例,但「因還沒與美方談妥就先走漏風聲,在美方顧忌中國因素下胎死腹中,讓我方更形尷尬」。金融時報報導「川普政府不允許賴總統過境紐約」。聯合新聞網分析,此次過境時機敏感,適逢美中第三輪高層會談,在「美中關係若進一步強化」的背景下,華府「不可能不顧忌北京的意見」。外交部則回應「賴總統近期暫無海外訪問安排,沒有所謂延期、取消」。
二、 台灣南部豪雨災情
近期台灣中南部地區受到西南氣流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降下「連續豪大雨」,造成嚴重災情。
1. 嚴重淹水與停班停課: 多個縣市宣布停班停課,包括7/28嘉義縣全區、雲林水林鄉、台南後壁區(及白河區大竹國小),以及7/29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和屏東縣全區停班停課。「雨彈狂炸!南部4縣市宣布29日停班停課,豪雨週懶人包」報導指出,嘉義太保市24小時累積雨量破440毫米,雲林水林、口湖鄉淹水達70公分,高雄、屏東共撤離逾3,700人。台南也面臨淹水情況,黃偉哲市長對網路上的批評做出回應,國軍也協助災區清掃。
2. 基礎設施與產業受創: 災情也影響到基礎設施和重點產業,如「台積電嘉義AP7廠區嚴重淹水」,導致員工涉水作業,生產線暫時調整。此外,多處超商暫停營業,台中沿海地區一度停電約9,000戶,台南國道能見度驟降影響行車。
3. 天氣預測與應變措施: 輕度颱風「竹節草」再度增強,其外圍環流將持續為中南部帶來西南風,預計「未來降雨一天接一天,一波接一波」,豪雨天氣可能持續至週末。中央氣象署發布豪雨特報,預計未來24小時高雄市、屏東縣降雨最劇烈,高屏平地及山區累積雨量可能攀升至600~900毫米。經濟部次長賴建信強調各單位需「隨時提高警覺,做好因應」。
三、 台灣政治動態與罷免案
近期台灣政壇因多起罷免案和普發現金議題而波動不斷。
1. 罷免案結果與政黨反應: 726大罷免案最終結果顯示,所有立委罷免案均未通過。其中,新北5立委罷免案都否決,葉元之以3560票差距過關。國民黨團宣示「7名藍委『一席都不能少』」,而民進黨則面臨檢討,吳思瑤表示「民進黨現在需要的是檢討大會」,但也有綠營議員放話要賴清德「你就真的獨裁給他看」。
2. 普發現金爭議: 關於「普發現金」的議題持續發酵。傳聞行政院長卓榮泰可能「不提覆議」普發現金特別條例,行政院表示「還在研議」。花蓮縣議會已通過「每人普發5萬」,但縣府回應需要評估財政。王義川因評論「台中人非常在意錢」而引發爭議,被批評「看輕台中人」。
3. 其他政治相關事件: 南非片面更名降等台灣駐處,外交部研擬「限制晶片出口反制」。此外,國安局副局長黃明昭「回鍋」警大校長引發「卡位聯想」。台北捷運文湖線近期頻繁異常,議員促市府啟動調查。
四、 其他民生議題
除了上述重點,還有多項民生相關的新聞引起關注:
1. 食安問題: 新竹知名「福源顆粒花生醬」多批產品黃麴毒素超標,被勒令停產開罰。
2. 醫療與長照: 逾80歲請外籍看護「免評」新政上路,但「仲介新藍海」與「長照黑洞」的隱憂並存。彰化某護理之家遭控虐待長者,縣府已介入調查。
3. 社會事件: 新北新莊驚傳「箱屍命案」,死者身分不明。此外,有「重刑犯保外就醫」後逃亡並涉嫌性侵兩名女性,引發社會對保外就醫制度的擔憂。一名男警因「偷拍性愛影像」外流販售遭起訴。
4. 文化與娛樂: 少林方丈釋永信被查,少林寺推選新任住持。知名藝人沈玉琳驚傳「猛爆性肝炎引發腦水腫」住院。魏如萱捲入姊弟戀風波。
5. 體育賽事: U12世界盃棒球賽中華隊表現優異,其中胡誠恩單場雙響炮擊敗德國。在對墨西哥的比賽中,台灣隊逆轉勝,但賽後有墨西哥記者試圖鬧場質疑公平性。
6. 經濟與產業: 加熱菸「正式解禁」,兩種業者共14項產品有條件通過。高股息ETF的配息政策引發關注,金管會澄清並非「新規」,僅是公會指引。無人機產業成為台股焦點,被分析師看好。鴻海、東元兩大企業因「併購或合作」有重大事項待宣布,將暫停股票交易。
7. 生活資訊: LINE「分享螢幕畫面」的設定被提醒可能造成詐騙風險。颱風導致「15萬片光電板」泡在水裡,引發環保與回收量能的討論。
所有資料來源GOOGLE新聞以上觀點不代表本台立場 AI提供的資訊未必正確,請查證回覆內容。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ca4sqz06ev01w1f1x47qx1/comments
「你現在收聽的是《AI聯播網》——我們用人工智慧重現歷史、觀察社會、打開童話與時事的另一面。在這裡,真相不是單選題,觀點不只一條路,AI陪你聽見更多聲音。」
📘
AI史記:重現真相的演算法
沈律安/韓正浩
重啟歷史的記憶體,由演算法與邏輯拼湊出事件的真相。
🎧
AI場外聯播區
林解析/李真理
我們不只談新聞,也談那些「沒上新聞但應該被談」的事。
🎙️
AI有事嗎?
春仔/曉鈴/阿盤 V1.1
童話、台灣、反思與笑聲,春仔、曉鈴、阿盤與AI共演的荒謬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