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Log in
    Search
    Membership

S5E36-韓國爆紅的「台灣感性」,我們從威權世代的建築語言聊聊台灣感性的構成元素

左膠大叔

2025-08-0301:10:11

Available Platforms

Comment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010qvwjf2t0837uuua8h0h/comments

在這一集的《左膠大叔》,我們從近期在韓國竄紅、並蔓延至全亞洲的「台灣感性」現象聊起。為什麼在韓國旅客的眼中,台灣那些老舊的建築與街景,竟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情與魅力?我們也討論了「旅遊的濾鏡效應」——旅行時所感受到的溫柔與懷舊,是否真的能代表在地生活的真實樣貌?

進一步地,我們談到了台灣建築美學普遍缺乏的問題。從威權時代開始,許多重大公共建築的外觀往往是由少數幾位政治人物拍板定案,而非專業建築師規劃,這樣的決策方式,深深影響了台灣城市的整體樣貌。此外,為了迎合風水、討好運勢,導致許多建築出現奇形怪狀的造型設計,也讓都市景觀充滿混亂與不協調。

從台北市政府大樓到中正紀念堂,我們帶大家一一檢視這些外國人眼中的「台灣感性」背後,其實也藏著一段段歷史、體制與美學選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