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Log in
    Search
    Membership

#我和我最後的人生 「35歲癌末教授的最後告白」 「人生隨時會迎來最後一章」 「你會怎麼活最後的人生?」

i讀書

2025-08-3000:48:00

Available Platforms

Comments

背景音樂[凡事都是最好的安排]https://artists.landr.com/056870126579
我和我最後的人生:癌末教授的真實告白
 
當生命的列車忽然抵達「最後一站」,你會如何面對?凱特.鮑樂,原本是一位三十五歲的歷史系教授,事業正要起步,家庭正要展開,人生一切看似順遂,卻在此刻被宣判罹患大腸癌第四期,癌細胞甚至擴散到肝臟。醫生告訴她,她的時間可能只剩兩年。原本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未來瞬間消失,一切規劃都成了泡影。然而,她沒有選擇沉淪,而是用文字與幽默,寫下這段抗癌旅程,帶著讀者一起思索:什麼才是真正活著的樣子?
 
她的人生從此被迫進入倒數。每週三凌晨,她要從北卡羅萊納飛往亞特蘭大,接受艱辛的免疫療法臨床試驗。這不是保證有效的治療,而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冒險。對凱特來說,每一天都像站在懸崖邊上,眼前的未來是黑暗而不確定的,唯一能抓緊的,只有當下的呼吸與親人的陪伴。她說:「癌症的世界裡,有些面向充滿了意義,例如我們該擁抱現實的每個部分。就算我面臨死亡,卻覺得自己從未如此充滿生命。」這句話不只是她的體悟,更是對所有正在困境中的人最真誠的提醒。
 
在病痛與死亡陰影的逼近中,她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她開始注意到那些過去看似尋常的日子:孩子的笑聲、丈夫陪伴的眼神、課堂裡學生的提問……這些微小片刻忽然閃閃發光。她明白了,活著並不是不斷追逐宏大的目標,而是學會在有限的時間裡,看見最真實的愛與連結。她說:「我曾經因為背負著過去,被現在的瑣事占據,或是擔憂著未來,而沒能欣賞每個寶貴無價的瞬間。」正因為癌症,她才真正學會「活在當下」的力量。
 
然而,她沒有陷入毒性的「正能量」陷阱。凱特拒絕假裝樂觀,她選擇誠實地承認恐懼、絕望與失落,並用幽默化解孤獨。她寫道:「活著需要很大的勇氣,就是這樣。每天都會有恐懼、失望和失敗,而到最後,英雄也會死。」這種坦然,讓她的故事不只是病人的日記,而是一面鏡子,讓讀者看見人性的脆弱與堅韌並存。癌症沒有讓她成為「成功戰勝命運」的英雄,而是讓她更貼近生命本身的真實。
 
《我和我最後的人生》不只是一部抗癌回憶錄,更是一份生命課題的邀請。它提醒我們:人生並非總能由自己掌控,意外與病痛隨時可能發生。但即使如此,我們仍能選擇如何度過當下,如何珍惜所愛,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活出意義。正如她所說:「無論是否生病,你眼前的人生,就是你最後的人生。」這句話震撼卻溫柔,帶給人一種不容逃避卻值得深思的力量。
 
 
 
#抗癌故事 #人生體悟 #活在當下 #人間真實 #生命教育 #一秒破防 #最後的人生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78e39l9h360801y7dumfed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78e39l9h360801y7dumfed/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