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一集哈哈台的街訪裡,
有人壓力大就會找 ChatGPT 談情,
有人說真人算命師的話太嚴苛,不如讓 AI 幫忙挑婚期。
還有人坦白:ChatGPT 讓她感覺「被接住」,
因為它比旁人更懂得同理,比爸媽更溫柔。
這些場景乍聽荒謬,卻是 2025 年的日常。
《哈佛商業評論》調查顯示,生成式 AI 的使用案例排行第一名,
竟然是「治療與陪伴」。
如果孩子寧願和 AI 說心事,而不是和你對話,
我們到底該擔心被取代,還是學會如何不被取代?
🎧 本集亮點
✅ 為什麼孩子覺得 AI 比爸媽更懂他?
✅ 從算命到算婚期:AI 的「軟性回應」為什麼比權威好聽?
✅ 聊天陪伴、自我探索:AI 真的能補位所有專業陪伴的角色嗎?
📍 收聽後你可以這樣做:
☑ 提醒孩子:除了 AI,還有朋友、家人與專業心理師能提供不同層次的支持
☑ 練習批判性思考:當 AI 給出答案時,先問「合理嗎?還有別的可能嗎?」
☑ 和孩子討論「AI 做不到的事」——例如擁抱、陪你散步、一起玩遊戲
☑ 分享大人自己的經驗:可以告訴孩子「我也用過 AI,但有些時候我更需要找人聊」
#AI陪伴 #孩子依賴AI #家長焦慮 #教育現場 #情緒價值 #批判性思考 #放學電台 #親子對話
💬 留言告訴我們:如果孩子說「我比較想跟 AI 聊」,你會怎麼回應?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rsr5yv702ip01un68608sv9/comments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rsr5yv702ip01un68608sv9/comments
誰說教育議題只能正經聊?我們專把困難的教育議題正聊、反聊、輕鬆聊!
放學了?歡迎加入放學電台的行列,聽聽我們怎麼將教育聊進你的心坎裡!
-
✋放伴FB
https://www.facebook.com/pangphuann
✋放伴IG
https://www.instagram.com/pangphuann
✋給予教育創新更多支持
https://lihi.cc/op1Yq
✋Email
hi@pangphuann.tw
✋ 節目剪輯後製:馬特
https://www.lobyt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