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Log in
    Search
    Membership

2025孝道月祈安報恩法會✨慧中法師開示✨自我革新

南屏之音 Voice of Nanping

2025-08-2800:13:09

Available Platforms

Comments

2025孝道月祈安報恩法會🌟梁皇寶懺卷十.慧中法師開示🌟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系列✨自我革新

📕閱讀星雲大師全集-自我革新
https://reurl.cc/OmmdA7

8/29(五)🔹上午9:00 地藏法會(二)
8/30(六)🔸下午2:00 燄口法會(二)

8/31(日) -9/4(四)
🔸上午9:00、下午2:00 梁皇寶懺

9/5 (五)🔹上午9:00 地藏法會(三)
9/6 (六)
🔺上午10:00 光明燈法會
🔻下午2:00 燄口法會(三)

9/7 (日)🔸下午2:00 三時繫念圓滿法會

在過去佛陀時代,佛陀都是說法之後,所有的弟子聽聞了之後,就去樹下,或是山邊、河川邊,或是在冢間、墳墓旁,去那裡靜坐,回想佛陀說了什麼,然後在他的生命的歷程中去實踐,當時的弟子都是思維法義,然後實踐佛法。如果有什麼樣的困惑,再繼續請示佛陀,就是佛陀時代當時候的一個說法的弟子學習的狀態。

當時佛陀有個弟子—阿那律尊者,每次遇到佛陀說法的時候,都是打瞌睡,在這樣的狀況下。佛陀就會呵斥他說:「你怎麼那麼愛打瞌睡?每次只要說法、聽法的時候,你就打瞌睡!」阿那律尊者聽了佛陀的呵責後心生慚愧,覺得不該這樣,應該要精進,不要只要聽法就想睡覺。於是開始精進用功,認真修行。

因為他很認真修行,都不睡覺。他覺得:「我過去常打瞌睡,我應該把睡覺的時間節省起來。」導致他最後眼睛就看不到,就失明了。失明後,有一次他在修補自己的袈裟時,因為看不到,但想要穿針線,卻無法找針眼,要有人幫他穿針線。他就說:「有誰可以幫我?」這時候佛陀剛好經過,聽到阿那律的需求,他就說:「我來幫你。」阿那律尊者聽到是佛陀的聲音,他不好意思說:「怎麼麻煩您?」佛陀說:「沒關係,我幫你穿線。」於是就幫他穿線。

那個當下佛陀知道阿那律尊者,因為過去打瞌睡,後來心生慚愧,開始精進,但精進過度就失明。佛陀就在那個因緣中,教他修持「三昧」這個法門。後來歐那律尊者就感得天眼通,證得天眼通。因為歐那律尊者過去,為什麼這一世會有這種失明的狀態呢?在《增一阿含經》有說到,他過去當人家希望他布施,他卻假裝沒看到。他常常如此,人家希望他能夠布施結緣時,他都閉起眼睛,當作沒看到。他常常如此,後來得到這一世這樣的果報。

後來因為佛陀的教導讓他修正,然後證得這個天眼通,他就繼續去饒益一切有情。那我們從這個佛陀跟弟子阿那律尊者的公案故事裡面,可以了解到,其實我們在自己的習慣狀態中,可能常常習慣怎麼樣做事、怎麼樣說話,或有這樣的想法跟觀念。時間長了,也不覺得那有什麼問題。通常會因為其他的因緣構成,可能是別人聽到了或感受到了。有些人有菩薩性格,告訴我們說:「你這樣的行為、語言可能要調整,需要改進。」聽到這樣的語言之後,有些人就會想要改進了。

像我過去都在學院,當老師習慣就是「老師說了算」。所以我覺得老師說一就是一,同學就必須聽從。後來我調到別的分院的時候,跟信徒開示,感覺好像老師在上課訓話一樣。人家就跟我說:「你開示好像在上課訓話,你都沒有關心一下,稱讚信徒,你沒有跟信徒互動。」那時候我想:「對,我好像都沒有關心信徒、跟信徒互動。」比如說要稱讚大家精進用功,來禮拜修持圓滿。我都只想著我要講的東西,把它講完,大家都必須接受。

覺得自己的問題沒有去察覺到,所以當剛好有人提醒我們,那我們就去改進。有些時候,可能是善知識來提醒我們。我們可能會覺得:「有嗎?我說得不好嗎?」可能覺得不以為意;或者被發現真的有這樣的情況,但是當作沒看到,因為不想面對自己的問題跟缺點,所以當作沒看到,或把它埋得越深越好,就是不讓人家發現。就會沒辦法調整、改變跟提升。

但我們如果能夠覺察到自己的狀態,像阿那律尊者在佛陀呵斥他之後,警覺到「我應該要調整」。他因為在善知識的提點之下調整。有些人可能覺察能力比較強,他自己覺察到:「我這樣子做、這樣說,好像會讓人煩惱。」他自己會產生苦惱,也怕會影響其他人,就會懂得去調整。
知道我要調整,知道我要改變,還要更進一步。有時候知道歸知道,但還是覺得做不到。所以就還要自己有力量、精進,有一些善知識的因緣來增上我們。我們知道應該再繼續提升,應該去努力做到,或者是自己要做自己的貴人,要時常提醒自己:「我應該要繼續努力。」

就像《梁皇寶懺》卷十裡,其實是最好的告訴我們自我革新、自我改變、自我調整的一個方式。因為在前面的檢討,我們過去的狀態跟現在的狀態了解之後,卷十開始告訴我們要從身口意去發願。就舉了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怎麼樣去面對之前可能喜歡看或聽什麼。那希望我們不要再聽不好的聲音,應該常聽佛法的聲音。過去曾經聞到一些貪嗔癡的事物、味道,我們現在應該常聞佛法、戒定真香的味道,等等。他告訴我們怎麼樣去避免,然後去提升、調整自己,那就要不斷地多聞薰習。

就是聽了之後,知道要改變,可是那個力量很微弱。「算了啦,明天再說就好了,下次再說,以後再說,下輩子再改好了。」那就會越拉越長。所以我們要在現在多薰習佛法,善的力量種到阿賴耶識之後,當我們遇到因緣的時候,那個機會起現行,就是幫助我們增加那個力道,可以的,我們可以來改變。當我們在面對外境的時候,就會把過去經驗的這些種子就會出來現行,哪一類相應的就出來現行。那現行之後,我們就會習慣跟著過去的那個方式跟習慣走,那就繼續造作下去。

但如果我們要改變跟調整,那就是那個心念、過去的習性起來的時候,應該讓好的力量也有機會出來種子起現行,告訴自己:「我不應該只有這個方式,我還可以用其他方式來幫助自己、調整自己。我不應該只有這樣的方式來進行。」那就能夠讓自己有機會去改變跟調整。

所以我們在自己重新調整改變的過程中,如果我們以大師在2015、2016年那個階段,大師最常開示、常講的重點都是:「要做己貴人,要往好處想,要給人接受。」那個時期,大師常以這幾點來跟大家做期許跟勉勵。
我們也是,如果要改變跟調整,自我革新、自我提升呢?我們要做自己的貴人。除了有善知識的因緣提醒我們,還要做自己的貴人、自己的善知識,提醒自己:「我有哪一些身口意要再調整跟提升?」往好處想,就不是只有跟著習氣走的那個想法。我們可以多薰習一些好的力量,那我們就多一個參考的面向。「我面對這件事情,不是只有往這個方向想,我還有其他好的、善的力量可以幫助我。」那這樣子我們能夠做自己的貴人,觀念堅定,常常浮現善的力量,那我們所做的事情就能夠給人家接受。

當我們是一個懂得看到自己的問題,然後調整自己的問題,重新提升的人,那自己就是一個不斷成長學習的菩薩。所以我們禮拜《梁皇寶懺》,融入到我們學佛的階段裡面,這一卷告訴我們佛法是那麼殊勝、那麼好。我們這一世有這樣的因緣,能夠得到佛法的薰習跟皈敬三寶,我們自己有沒有想到自己的佛法僧三寶的殊勝性,並時常作為自己提升的力量?

前陣子我們有一個同學,以前我們當學生的時候,老師跟我們講一次就終身保固了。現在同學上禮拜剛跟他說過而已,這週還要再說一次,就是他的忘性比記性還強。那我就跟這個同學說:「你自己有沒有佛法僧三寶的力量?」
他說:「有啊,就佛法僧皈依三寶啊。」我說:「你自己有沒有一個相應、熟悉、歡喜的諸佛菩薩?你應該選一個你相應、歡喜的諸佛菩薩,作為你這個階段修持的對象跟學習的榜樣。我喜歡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就跟著釋迦牟尼佛的修行方法跟他的成佛路徑為榜樣。」

自己有沒有一個可以深入去學習的經典或論典?法寶嘛,你有哪一部經、哪一部論,是你覺得在這個階段中,可以讓自己補充,能夠改變調整你的習氣的?還有,你有沒有善知識?你在學院裡面有沒有可以提醒你、幫助你提升的善知識?
所以要有佛法僧三寶的力量,讓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跟成長。因此,我們在學習佛法中,能夠聽聞佛法、皈敬三寶,有一個學習的諸佛菩薩,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跟目標,朝那個方向去學習,深入經典跟論典,作為解開我們貪嗔癡煩惱的那一把鑰匙。我們自己應該也要有善知識,自己要做自己的善知識,做自己的貴人,讓自己在修學佛法中不斷提升。這樣我們就能夠在看到自己的問題時,有佛法僧三寶的力量,自己就會不斷增強,並讓那股善的力量不斷增長、提升。

所以今天我們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就是不斷自我改革、自我革新,不斷調整跟提升,懺除罪垢、檢討自己,然後重新以佛法僧三寶的力量再出發、再提升。這就是我們學習禮懺一個很好的幫助,也讓大家不斷提升。


♦ 佛光山南屏別院.Facebook : https://reurl.cc/M6XqKn
♦ 佛光山南屏別院.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fgs.nanping/
♦ 佛光山南屏別院.Youtube : https://reurl.cc/V0Rk9N
♦ 佛光山南屏別院.官方Line帳號 : https://line.me/ti/p/~@lol2047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