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Log in
    Search
    Membership

【哈佛產品設計師的養成之路】James Dyson 設計大獎得主 席桑榆:成為解決世界問題的產品人

設計關鍵字

2025-09-1600:38:05

Available Platforms

Comments

從電腦科學轉工業設計,再到哈佛 Design Engineering 碩士,設計師暨創業家席桑榆的求學之路充滿了跨領域的探索。在大學期間,她完成了 6 段國際實習,從美國設計諮詢公司到日本 UX 設計領域,每一段經歷都為她的設計思維注入新的視角。

而也正是這樣的學習歷程,使她開始關注真實世界的問題,最終以一個「脊椎側彎矯正器」設計拿下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更讓她從「想成為好設計師」轉變為「想成為好產品人」。

本集《設計關鍵字》邀請這位跨國工作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分享她的「跳躍式學習法」:為什麼痛苦學習可能是錯的?如何在亞美設計文化差異中找定位?身為新世代設計師,又該如何平衡商業價值與社會影響?

✦ 本集 𝕋𝕒𝕜𝕖𝕒𝕨𝕒𝕪 ✦
☑ Design Engineering到底學什麼?跨領域背景如何創造化學反應?
☑ 「先跳到 50,再補 49」的跳躍式學習法,如何打破傳統學習框架?
☑ 亞洲 vs 美國設計文化大不同:流量導向、效率優先、還是忠誠度至上?
☑ 設計師如何在「限制中跳舞」?什麼時候該挑戰客戶的要求?
☑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獲獎秘辛:從問題出發,用設計改變世界
☑ 個人創作 vs 團隊合作:小公司求快、大公司求穩的不同生存法則

✦ 關於 ✦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簡稱:JDA) 是一項全球性的工業設計競賽,鼓勵年輕設計師透過創新思維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日前已公布本屆台灣地區賽冠軍,國際獎項得獎作品則將於11月5日揭曉。自創辦以來,James Dyson 設計大獎已邁入二十週年,至今已頒發近 100 萬英鎊獎金,為超過 400 項發明提供獎金與全球媒體曝光的機會,並幫助超過七成歷屆得主將產品商業化。

更多資訊請參考官方網站:https://www.jamesdysonaward.org/zh-tw/home/

✦ 本集來賓 ✦ 設計師 席桑榆
來自中國的工業設計師與插畫師(中國籍,美國永久居民),畢業於哈佛大學 Design Engineering 碩士,James Dyson 設計大獎 2022 年美國地區賽冠軍得主。桑榆的設計哲學根植於整合與實用主義,相信好的設計必須是「必要的」——在功能或理念上都是有用且負擔得起的發明。她致力於透過設計幫助人們提升生活品質、消除社會不平等,將不斷演進的技術與現有資源整合,創造更美好的世界。面對社會前所未有的挑戰,她認為停止過度物質主義需要立即行動。擅長跨文化學習,能流利使用三種語言,從不同文化中尋找設計靈感。深信設計與心理學、生物學、社會科學、商業、工程等領域相互重疊,將設計的無盡學習視為人生志業。
_

✦ 慣用語釋義 ✦ 
計算機科學 → 電腦科學
研究電腦系統、程式設計、資料處理、人工智慧等相關領域的學科。

本科 → 大學部/學士班
指大學四年制的基礎學歷教育,畢業後通常授予學士學位。

設計諮詢公司 → 設計顧問公司
提供專業設計建議與解決方案的公司,可能涉及平面設計、產品設計、品牌策略等。

編程 → 程式設計
撰寫程式語言(如 Python、C++、Java),讓電腦執行特定任務或解決問題。

科研 → 科學研究/研究
透過系統化的方法探索、驗證或發現新知識,常見於大學、研究機構。

市場營銷 → 行銷
企業推廣產品或服務的活動,包括市場分析、廣告、公關、品牌經營等。

算法 → 演算法
為解決問題所設計的一系列步驟或規則,是程式設計和數據處理的核心。

——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對此集的想法
➤ https://sdpodcast.pse.is/646sn8

聯絡我們
➤ sd@shoppingdesign.com.tw

Shopping Design 網站
➤ https://www.shoppingdesign.com.tw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n6xlgfrzaou0874ej23ln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