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聲後的故事》——歌聲落下,故事才剛開始。每一段旋律,都藏著詞人的心境、歌手的眼淚、錄音室的秘密。我將它們化作聲音備忘錄,像一封寄往時光的信,帶你走進歌聲背後,那些未完卻真切的情感。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音樂之於林泰羽,是從觀察中逐漸確定的A thing。
「到底什麼可以代表自己?」高中玩社團,音樂好像成為自己的抱負。直到大學來到得以思考自我的空間,想要擁有一個專屬的事情,卻又擔心不安以致於難以深入,「保險不是會有那種風險評估嗎?我永遠是耐受度最低的,是一個想要分散風險的人。」直到the Crane真正走進音樂人的世界,才發現這樣為焦慮而學的內容,竟蠻多成為了養分,無論面對音樂行銷、或是社群經營,都有一些本能上的判斷與策略,在碎片化的聆聽時代,找到一些心安的力量。
我眼中的藝術家跟我說,有個規則在,他確實比較安心一點。不是為了仿照,而是在可知邏輯的框架裡突破限制,越來越清楚自己的樣子。第一張入圍金曲歌王過後,到了《Same Stories, Different Narratives》,他想換個角度敘事,用聽感與碎片文字打造出一座空間(我個人先理解成牢籠),讓非典型角色安置(或受困)其中,創作者開了一扇只有聽眾可以進出的門,讓你可能躲在裡面觀察,或忽然扮演起其中一位,「線索剛剛好的情況下,留給大家想像空間,又可以讓聽眾有生命的共鳴」,許多日常做不到的,或是時間纏住the Crane的,大抵都在作品裡一一鬆綁或安置。
「我今天一直在想,有沒有一個很有趣的詞彙,可以形容像我們這樣子多重角色的工作型態?或許是把瑞士刀?」跟泰羽第一次見面,聊了很多專輯以外的事,對照回專輯卻相當有趣。也是,瑞士刀使用時精準多工,收起來質感無比。而我想,音樂終歸還是在解決一些問題的。
*請我跟製作人喝杯咖啡嘛
https://open.firstory.me/join/yssnake
*上APPLE PODCAST留言、五顆星、訂閱、分享,幫助節目成長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556171036
*任何合作、邀約、敲碗來賓、告白來賓、留言鼓勵,都歡迎寄信到:
snakeforpodcast@gmail.com
*我的粉絲專頁
Facebook@內克(吳宇軒)|https://www.facebook.com/HereComesDJSnake
Instagram@內克|https://www.instagram.com/yssnake/
Instagram@告白那一刻|https://www.instagram.com/telsn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