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Log in
    Search
    Membership

C27-3:最低限度的私域:不愛社交的知識 IP 該怎麼辦?將付費用戶細分三種核心標籤— 啟動你的個性化營運 | 《私域流量》作家Paul 翁子揚

不想上班實驗室

2025-10-1100:32:51

Available Platforms

Comments

🎧  C27-3:最低限度的私域:不愛社交的知識 IP 該怎麼辦?將付費用戶細分三種核心標籤— 啟動你的個性化營運 | 《私域流量》作家Paul 翁子揚

翁子揚 Paul:一位將「跌倒」視為迭代的「鋼鐵人」式探險家,以高顆粒度數據驅動,將私域從「賣貨載體」升級為「行銷工具」。

為什麼我們總害怕在公眾面前展示不成熟的自己?為什麼你的社群只賣一堂課就沒戲了?

本集《不想上班實驗室》是私域流量作家 翁子揚(Paul)的最終回。Paul 在此集分享了其創業與產品迭代的底層哲學:他將挫折視為「人生只有跌倒,沒有失敗」,並以鋼鐵人不斷迭代裝備為喻,強調每一次「跌倒」都是為了解決具體問題、累積方法論的珍貴拼圖。這種心態,是他在不成熟階段仍敢於在「面向村莊而非世界」的私域中,分享、試錯與成長的關鍵。

針對知識服務的商業痛點,Paul 揭示了**「完課率」與「續課率」的微妙關係**:雖然高完課率對當下銷售無直接助益,但對下一堂課的影響卻是正向的。Bicome 如何做到這一點?

他們透過數據驅動,將付費用戶細分為**「品牌宣傳者」、「品牌連接者」、「品牌專家」三種行為樣態,並為每一類人設計個性化營運**(如積分換書、線下 Coffee Talk、徽章認同),有效將服務壓力轉化為 KOC 裂變的推廣力量,讓私域不只是賣貨,更是持續策展與價值增殖的場域。

此外,Paul 也為不同需求的 IP 提供了私域維度的最低標準:

  1. 資訊站模式:適合不愛社交的知識 IP,通過固定的高乾貨投遞,創造儀式感。
  2. 興趣日記模式:以餐飲客戶的「開店小日記」為例,透過真實、持續的過程敘事,累積信任與價值主張(Why),而非僅停留於產品規格(What)。


他坦言目前仍是「前沿探索者」,將持續累積不同產業的營運方法論,直到「能穩定創造 40-50% 轉化率」時才考慮開課,並在節目最後宣傳了這本臺灣第一本私域實戰工具書。

我們聽了這集以後,學到了什麼?(行動/價值)

對於創業者/IP 品牌:將挫折視為迭代的燃料,擁抱在小群體中分享不完美的過程。

從今天起,開始用高顆粒度的數據(而不只是性別地區),拆解你的付費用戶,並針對「宣傳者、連接者、專家」設計個性化的激勵與賦能,將社群打造成一個可持續的**「Why」價值主張放大器。

對於尚未開始者:立即以最低限度啟動你的私域:可以從你臉書上最常互動的數十位好友開始,或採用「資訊站」或「生活日記」模式,以非社交壓力的方式,持續對你的核心群體投遞高價值的內容,建立心智首選**的地位。

本集重點

  1. Paul 的座右銘是「人生只有跌倒,沒有失敗」,將每一次挫折視為累積方法論的迭代拼圖。
  2. 私域社群提供了一個壓力適中的中段地帶,讓 IP 可以「面向村莊而非世界」地漸進成長與傳遞價值主張。
  3. 課程的高完課率與當下銷售無顯著相關,但對下一堂課的續課意願有正向關聯。
  4. Bicome 團隊透過考卷與章節檢核,導入榮譽性「完訓」機制,提升學員的實質吸收而非「滑鼠刷完」。
  5. 私域社群的價值在於持續以策展式話題對齊學員底層需求,維持體驗不中斷,從而使續課表現更好。
  6. Bicome 每週下載社群內容,透過提示宇宙,將付費用戶細分為品牌宣傳者、品牌連接者、品牌專家三種核心行為樣態。
  7. 對品牌專家提供濾鏡、身份、積分(可折抵下堂課),滿足他們對成就感與認可的需求。
  8. 對品牌宣傳者設計分享動線,鼓勵其破圈擴散至個人 Facebook 與 IG。
  9. 同時具備兩種以上標籤的用戶,離 KOC 最近,可透過線下 Coffee Talk、授予徽章,強化情感連結與身份認同。
  10. 不愛社交的 IP,可選擇「資訊站」私域模式:固定時間投遞高乾貨資訊,禁止閒聊,創造儀式感。
  11. 「興趣日記」是另一種中度私域模式,透過持續分享如餐飲業「開店小日記」的真實過程敘事,累積信任。
  12. 無論何種品牌,社群經營必須從關注產品規格(What)轉向持續傳遞價值主張(Why)。
  13. Paul 的公司提供陪跑與代營運服務,並以高細緻度的數據驅動,使私域成為行銷工具而非賣貨載體。
  14. 協助既有社群的改造難度極高,需導入人設、版規、遊戲化等機制,但必須守住「最鐵」的一群人。
  15. Paul 自我定位為「前沿探索者」,直到轉化率達到約四至五成並驗證價值後,才會將方法論規模化為課程。


本集金句

  1. 「我從二三十年後再往回看其實就都是很小的跌倒。可是他反而變成某一種拼圖,所以我很期待我再過五年四年之後拼成的樣子...」
  2. 「我反而有點期待這些東西可以來得快一些,但我不是為了我之後的成功,我更多的是,為了我怎麼樣可以更好地服務好我的品牌。」
  3. 「你面向的是這個村莊,而不是這個世界。我覺得也挺好的。」
  4. 「在社群裡面有時候的 Why 不是你自己一個跟大家講。會有其他人也會幫你問你回答。你的回答也是一種疊加 Why 的方式。」
  5. 「他的以為跟他真實發聲的當下其實不一樣。所以反而這個私域社群越來越像是他的 Marketing,就是行銷的工具。而不是賣東西的工具。」
  6. 「我們要把有付過費的用戶,再把它分成三種核心用戶,品牌宣傳者,品牌連接者跟品牌專家。」
  7. 「協助一個既有社群的這個動作很難,因為社群你會想像成社群是一個村莊它有自己的文化,它沒有文化也是一種文化,很難搞你要去激活。」
  8. 「公司法第一條,公司才有錢,所以我有賺錢,但我真的賺很少。」
  9. 「希望這本書真的是可以讓大家看的書,一章一章的落地...」
  10. 「我自認我現在的私域服務,還不到最可以直接幫所有的人都創造價值。只要有一天我確認價值創造世界,是夠的,就會開課,但現在還不是。」


歡迎想了解更多【翁保羅】、【私域流量】
翁保羅IG:https://lihi.cc/xO0YJ
翁保羅Tiktok:https://lihi.cc/miwVH
私域流量博客來售書連結:https://lihi.cc/bXlCZ
Bicome,您的私域顧問 私域討論小天地:https://lihi.cc/vbDeb

【更多關於Dennis】
數位簡報室 | https://tbr.digital/
Threads | https://www.threads.com/@tbr.digital

【想了解夢想顯化與OKR行動法:願景落地的雙動力】
這是一場結合「願景顯化」與「行動聚焦」的工作坊 
三場免費直播 + 一天全天工作坊 | 幫助你暫停空轉,讓夢想種子真正開花結果
https://forms.gle/6BsMUk1wb1YLJmpj9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