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Log in
    Search
    Membership

《心靈幸福方程式-享樂修行系列》EP-7

心靈幸福方程式

2025-10-1300:08:40

Available Platforms

Comment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cpdani02iv01xef5518g41/comments
主題:清濁動靜,萬物之本
主持人:富貴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聽 《心靈幸福方程式-享樂修行系列》,
我是主持人  誦經法師 富貴。
今天我們要來探討《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中的第二段經文。
這段話,告訴我們 天地間 清濁、動靜 的根本關係。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天清地濁,天動地靜。
男清女濁,男動女靜。
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這段經文,把大道的運行原則,用「清濁」和「動靜」來說明。
第一,清與濁。
清者,上升;濁者,下沉。
所以天清而在上,地濁而在下。乾坤 清濁,這是陰陽之別,不是高低之分,而是天地間自然的分化。
第二,動與靜。
動者,發生變化;靜者,安然不動。
天體恆常運行,所以說天動;大地承載萬物,所以說地靜。陽剛為動,陰柔為靜。這就是陰陽互補、相生相成的規律。
第三,清濁互為根源,動靜互為依靠。
經文說「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意思是,清本來是從濁中分出來的,靜本來是因動而顯現的。清濁相依,動靜相生,互為表裡。
最後,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老君把這個道理落在我們的修行上。
如果一個人能保持內心的清靜,那麼就能與天地合一,萬法自然歸於心中。
這不僅是修行的境界,也是人生安穩的根本。

有一回,我去山裡靜修。清晨時,山谷裡起了濃霧,什麼都看不見。可當太陽漸漸升起,霧氣散去,藍天與遠山的輪廓才顯露出來。
我心裡明白,「清者濁之源」,清明是從濁霧中顯現的。
如果沒有濁霧,我們也就不會特別珍惜清明。
生活裡也是如此。
有時候我們遇到困境,心裡混亂不安,就像身處濃霧。但只要我們保持耐心,心不急躁,霧氣總會散去,清明自然顯現。

在現代社會,我們每天都處在「動」的狀態:
手機不斷響、工作排滿行程、資訊一波接著一波湧進來。
這些「動」,讓我們覺得生活很充實,但同時也很累。
可是,大家想想,如果永遠只有「動」,沒有「靜」,人會怎麼樣?
就像一個馬達一直運轉,終究會過熱、甚至燒毀。
我們需要「靜」來平衡「動」。
每天給自己一點時間,靜靜呼吸,哪怕只是五分鐘。這份清靜,就能讓我們的心回到平穩的狀態。
同樣地,清與濁在人生中也不斷交替。
成功與失敗、順境與逆境,其實都是相生的。
如果我們能接受濁,就更能體會清的可貴。
所以,老君最後提醒:「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當我們能讓內心回到清靜,天地萬物都能與我們和諧相應。

朋友們,今天這段經文告訴我們:

  • 天地間有清濁的分化,有動靜的交替。
  • 清與濁、動與靜,本不是對立,而是互相依存。
  • 人若能守住內心的清靜,就能在動中得靜,在濁中得清,與天地合一。


感謝大家收聽今天的《心靈幸福方程式-享樂修行系列》,
我是主持人  誦經法師 富貴。

願各位在生活中,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清靜。


我們下次節目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