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Log in
    Search
    Membership

#129 政府辦聯誼有用嗎?台灣少子化困境背後的社會真相!(鄭雁馨・劉文・黃郁芬)

台灣正發生

2025-10-2300:48:06

Available Platforms

Comments

台灣的少子化困境,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國安危機。

隨著社會文明持續發展、性別平等逐漸落實,女性接受高等教育、進入職場、追求自我成就越來越普及,生育年齡因而逐漸後延,會讓時期生育率顯著下滑,這是已開發國家都走過的路,一點都不奇怪。

但為什麼西方多數的已開發國家,沒有像臺灣一樣面臨少子化困境?

在西方國家,雖然女性生育年齡延後,不過那些行程延後的女性後來都有加入生育行列。

問題是,在東亞獨特的家庭與性別文化交織下,沒有發生像西方國家一樣的生育率回血現象。

為什麼東亞沒有出現生育率回補、甚至是全世界極少數生育率持續下滑的地區?

人口學家進一步研究發現,「在東亞各國,未婚人口對生育率的影響異常關鍵,因為東亞的一大婚育特色是:孩子必須出生在婚姻關係中。以臺灣來說,非婚生育僅 2~4%,數十年不動如山。獨特的「婚育包裹」文化,讓不結婚幾乎等同不會生孩子,因此分析世代總生育率(CTFR)、並對照未婚率,便能拆解生育率的結構。」

東亞各國根深蒂固的社會文化,將結婚與生育綑綁在一起,不僅是在文化上,同樣的精神也反映在相關的法規制度中,造就了比西方各國更嚴峻的生育門檻,結果就是我們所見到的,台灣生育率持續探底。

而當我們在討論生育率能否止跌回穩時,請別誤會,這絕對不是女性的責任,而是我們整個社會,如何讓女性在保有自己的人生及職涯發展時,同時也有含有生育的可能性,唯有整個社會在各方面提供足夠的支持與安全感,才有可能讓更多人做出生育的選擇。

這一集,我們邀請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鄭雁馨老師和我們聊聊,
東亞的生育率為什麼不像西方國家出現回血現象?
目前討論少子化容易歸咎於女性做出不同的人生選擇?
婚育脫鉤會是少子化困境的解方嗎?
政府一直辦聯誼原來是有研究基礎的?不過有用嗎?
我們可以怎麼從日常生活扭轉少子化?
______

💡 本集亮點 💡

► 少子化真的是個問題嗎?
► 法國有六成的小孩不是在婚姻關係中出生的
► 東亞社會的集體想像是問題的主因?!
► 生育研究中「消失的男性」
► 發錢沒有用不代表不用發錢,而是「只有發錢沒有用」
► 年輕一代重視的親密關係是什麼樣子?
► 男性找不到女朋友也是女性的錯?
► 去幼稚園和國小看看教了小孩什麼?
► 關掉自己情緒感知的能力,也關掉同理他人情緒的能力
► 研究顯示學校、工作、親友介紹的成功機率最高
__________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h8osfir0j6t01w28xl78r5w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h8osfir0j6t01w28xl78r5w/comments
__________
​
【追蹤我們】
Facebook:https://reurl.cc/8qrjAd
Instagram:https://reurl.cc/xlY7ME
Threads:https://reurl.cc/mryQXA
Youtube:https://reurl.cc/4ovMXY
全部收聽管道:https://reurl.cc/rLz5GE
抖內支持:https://open.firstory.me/join/hpintw
​
__________
​
【寶島聯播網-電台聯播】
每週日
北部 寶島新聲FM98.5 下午1點
中部 大千電台FM99.1 下午4點
南部 主人電台FM96.9 上午1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