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的誕生,往往不只是出版的結果,而是一場持續的實驗。
本單元第二集邀請到剛推出新作品《Missing》的詩人吳俞萱,她過去累積許多不同模式的製書經驗,也透過多種非典型的方式與讀者接觸,並與出版社發展有別於常見形式的合作方法。這些實驗性的過程與結果,是否有特殊意義?
_
📍 當發現對整個製書流程都有自己的想像與意見,那就乾脆自己做。
📍 每一個細節的選擇,都能回推創作書寫的意圖。
📍 有時候,做書就是在處理和自己的關係。
📍《沒有名字的世界》:聲音採集與裝置藝術的展演,人在其中如何被環境改造。
📍 在池上,尋找看世界的方法、文字與自然的關係。
📍 《居無》的新書發表會,其實是一場關於「如何觀看」的實驗。
📍 書不只是被閱讀的物件,而是一次關於觀看、行動與存在的練習。
📍 得欽:閱讀《Missing》感到無比的重量,書的主題首先是尋找母親,但讀起來更像是尋找自己。
📍 我在寫的不是母親,而是學習如何重新看她。
📍 「害怕」與生死關。
📍 我現在最怕的是『不好玩』──那意味著生命沒有被真正地活過。
.
███████████
.
☑☑ 《Missing》
作者|吳俞萱
直購連結:https://reurl.cc/VWyeQA
小小書房、晃晃書店、池上書局也可購買
走向刀鋒|Yu-Hsuan Wu 吳俞萱:https://www.yuhsuan-wu.com/
.
███████████
.
📚延伸閱讀📚
● 《智惠子抄》,高村光太郎 著,倉本知明 譯,麥田出版
● 《寫真的話》,荒木經惟 著
🎵音樂使用
Breath Of Freedom by WinnieTheMoog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6434-breath-of-freedom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h360qw5fii0826otr104sx/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