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Log in
    Search
    Membership

EP.219 剛確診糖尿病,為何不能「先只靠飲食運動」?

引人入腎

2025-10-2300:05:54

Available Platforms

Comments

【路口要停讓,道路安全我最棒】

看見停的標誌、標線或是閃光紅燈,須完全停止車輛並注意路況,落實無號誌路口安全!

交通部及新北市政府關心您 [廣告]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我剛被診斷有糖尿病,我可以先不吃藥,靠運動飲食控制嗎?
 
#新診斷的糖尿病
在門診,很多新診斷的糖友都會這樣問我,畢竟「西藥傷肝腎」、「一日吃藥、終身吃藥」的想法深植人心,即便我們每天苦口婆心發文告訴大家「西藥不是你的敵人,是你的神隊友」,但還是有不少糖友寧願先相信自己的意志力,想要透過飲食運動改善病情。
 
並不是說飲食、運動不重要,這兩項也是控制糖尿病的重點,但透過藥物的介入,可以讓整個過程更有效率,甚至最後不需要藥物控制,也能把血糖維持得很好。(勵志故事貼在下方留言區)
 
▋ 迷思一:我能靠意志力控制糖尿病
許多患者承諾會「好好控制飲食」、「會好好運動」,但現實往往充滿挑戰。
很多病友確診當下,決定先不吃藥,三個月後回診,糖化血色素卻直線上升。經詢問才發現,他們往往因為工作忙碌、外食不便、下班太累等「時空背景因素」,導致飲食和運動計畫難以落實。
▋ 迷思二:晚一點再控制,沒什麼大不了吧?
「就算我晚一年才開始認真控制血糖,真的有差嗎?」
答案是:有差,而且差別巨大。
根據英國一項大型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的實驗數據,研究人員將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分為兩組:

  1. 立即積極控制組:立刻開始治療,目標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 7.0%。
  2. 延遲積極控制組:先放任一年,一年後才開始積極控制血糖。

結果發現,僅僅延遲一年才開始積極控制,未來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便大幅增加:

  • 心肌梗塞 風險增加 1.7 倍
  • 腦中風 風險增加 1.5 倍
  • 心臟衰竭 風險增加 1.6 倍
  • 總體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 風險增加 1.6 倍

只因為晚了一年,未來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機率就高出了五成以上。
▋ 面對糖尿病的正確策略

  1. 飲食與運動是「基本盤」: 這是患者本來就該做到的基礎。如果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即使吃了藥、甚至打了胰島素,血糖也很難控制得好。切勿以為用了藥就「無敵」,反而暴飲暴食。
  2. 藥物介入是「王道」: 當糖化血色素已經明顯偏高時(例如超過 7.5%,或高於個人目標值 1.5% 以上),代表身體的胰島素功能已經不足以應付現狀。

 
所以,假如身邊有親朋好友剛診斷糖尿病,卻不願意面對現實,不妨把這篇傳給他們參考,吃西藥不可怕,可怕的是自作聰明用了一堆非正統的方式自己當醫生!

引人入腎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dr.eli.lin
引人入腎IG: https://www.instagram.com/dr.eli.lin
本集圖文:https://drelilin.com/ep-219-diabetes
任何合作邀約請洽:drelilin2020@gmail.com
 
讓我們培養腎利思維,擁有幸福人生~

Support this show: https://dr-eli.firstory.io/join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dx64qzbrxpf08803n8htudk/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