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Log in
    Search
    Membership

EP261. AI巨頭互相投資採購,近親繁殖下反而是新創機會? ft. 矽谷連續創業家王奉民

數位時代 Business Next

2025-11-0500:58:44

Available Platforms

Comments

輝達、OpenAI和甲骨文彼此之間上千億美元的投資和採購,讓外界擔心AI競賽是否已分出勝負、大者恆大贏家通吃的格局提前出現。
「不,新創公司反而在這一波更有機會。」台籍矽谷連續創業家、安霸執行長王奉民認為。
拿到哥倫比亞大學電機博士後,他就到矽谷工作迄今超過三十年,創辦過二家公司,也經歷二次滅頂之災。第一家公司成立不久就碰到網路股泡沫,隔年又遭逢911,帳上現金用罄,銀行和投資人都縮手,只能被迫將公司賣掉。2004年再成立第二家公司,在順利發展十多年後,2018年美中貿易戰下美國政府列出實體清單,禁止美國企業和清單上的中國公司做生意,「安霸有45%的生意就這樣不見。」
安霸原本往來的中國客戶如海康、大華和大疆,分屬安防和無人機領域,王奉民說服董事會和大股東,不賣公司不裁員,反而加碼研發轉往自駕車領域布局,化危機為轉機。如今安霸在矽谷總部有500多位員工,在台灣新竹有300位,先前也收購義大利帕爾瑪ㄧ家有70人團隊做自駕車軟體的公司。
王奉民強調,AI競爭就是人才競爭,要到全世界找人才。近來巨頭間抱團發展的做法,會有利還是不利吸引並留住人才?
他認為急於求大將犧牲彈性和速度,ㄧ方面會有更多收購案發生,對新創是好事;另一方面當規模和市值都大,能給新人的激勵機制和發揮空間受限,人才更想去新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