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舉辦、適逢《巴黎協定》十週年,COP30聯合國氣候大會被賦予空前重任。然而,當各國減碳成績單攤開,距離1.5°C目標仍遙遠,全球氣候融資缺口更是巨大。這場在巴西貝倫登場的關鍵會議,將如何引領世界走上正確的道路?
本集《遠見 On Air》獨家連線正在COP30現場、有「台灣碳權之父」之稱的國立臺北大學教授李堅明,為我們帶來第一手觀察。從耗時近兩天、行李還搞丟的魔幻旅程,到會議現場的氛圍與關鍵議題,李堅明教授將深入剖析這場全球矚目的氣候盛會。
🔺 耗時近兩天、轉機三次才抵達!前往「地球之肺」的超硬核旅程有多挑戰?
🔺《巴黎協定》十週年,為何多數國家的減碳成績單仍「不及格」?
🔺 每年1.3兆美元!「巴庫—貝倫路徑圖」的氣候融資目標,錢從哪裡來?
🔺 AI耗電成新隱憂?國際能源總署(IEA)為何高度關注AI與能源的關係?
🔺 全球兩大「碳市場聯盟」成形,將如何影響台灣的碳權發展與國際接軌?
主持人/遠見雜誌總編輯 林讓均
與談人/國立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 李堅明
+++++
🌱更多《遠見》COP30相關報導!
>>>https://www.gvm.com.tw/topic/2327
✈️當知識成為你的旅伴,世界會更廣闊。
訂遠見,送你Arowana 20吋前開式輕掀箱
>>>https://go.cwgv.tw/8a6z6l
✨關注《遠見》更多的社群:
LINE:https://reurl.cc/A4ELQp
IG:https://bit.ly/3AjBWNV
YT:https://bit.ly/38jNi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