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Log in
    Search
    Membership

EP551【管理進化論】從挖掘恐龍、修復藍鯨化石,到經營科普商品零售店,專訪化石獵人蕭語富

經理人

2025-11-1801:07:18

Available Platforms

Comments

本集《管理進化論》由資深主編邵蓓宣,邀請「化石獵人」蕭語富,分享他的創業故事與職涯歷程。
 
「化石獵人」蕭語富,不僅是華人世界首位古生物化石清修師,更是曾登上國際期刊《Science》的恐龍化石清修專家。他分享了如何將冷門的「古生物興趣」轉化為成功的「商業模式」,並在經歷公司經營權被奪的重大挫敗後,憑藉韌性與專業重新成立了化石先生連鎖門市。一方面堅持科學嚴謹性,將珍稀化石保留給博物館研究;另一方面透過「把博物館帶回家」的零售概念,建立穩定的現金流以支撐高昂的挖掘成本。
 
本集重點
1.從興趣到專業——古生物挖掘的嚴謹與科學貢獻
化石挖掘並非單純的商業買賣,而是結合地質知識、體力與運氣的科學探索。蕭語富提到他曾清修過的「竊蛋龍懷雙卵」化石的過程,這項發現登上了國際期刊《Science》。此外,他描述挖掘過程需耗時3至4年,從尋找正確地層、封石膏包運回,到實驗室精細清修,每個環節都充滿挑戰,但他相信「化石會自己找主人」。
2. 對生命的致敬——藍鯨骨骼標本的修復
在處理台灣首件藍鯨骨骼標本時,發現這隻藍鯨幼時因頭部遭繩索纏繞無法進食而亡,團隊在清修時發現了骨骼上的勒痕。為了不破壞骨骼,他拒絕傳統「鑽孔內軸鐵」的工法,改用高難度的「全外軸鐵」不鏽鋼鍛造支撐,除了為台灣留下的重要自然資產,也展現了他與團隊的人文關懷。
3.商業模式——以零售養科研
古生物挖掘與博物館標案的回收周期長(動輒數年),他以連鎖零售店的現金流,來支撐高成本的科研部門。因此開發科普商品、挖掘體驗組與周邊玩具,並進駐百貨與博物館開設連鎖店。他的理念是「把博物館帶回家」,將賣店設計成展覽空間,創造高黏著度的消費體驗。全盛時期兩岸擁有上百家直營店,年營收達6億元。他明確區分:珍稀的研究級化石留給博物館或頂級收藏,而零售端負責賺取每日營收,在清修和商業模式之間找到平衡。
4.股權被奪的血淚教訓
創業路上的股權分配至關重要。他曾因股權過低(僅20%)導致一手創立的石尚企業被合夥人奪走。中年失業的他,在朋友幫助下靠賣烤香腸維生。最後他利用疫情期間轉型直播電商,從賣香腸到賣化石,讓現在的「化石先生」重新站穩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