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Log in
    Search
    Membership

2025年11月20日(四) 士5:1-23上帝是得勝的戰士

全新的你

2025-11-1900:11:20

Available Platforms

Comments

士師記 5:1-23
1 當那日,底波拉和亞比挪庵的兒子巴拉作歌說:
2 「以色列中有願意獻身拚死的,百姓也樂意跟隨,
你們應當讚美耶和華!
3 「君王啊,要聽!王子啊,要側耳而聽!我要向耶和華歌唱;
我要歌頌耶和華以色列的神。
4 「耶和華啊,你從西珥出來,由以東地行走,那時地震天漏,雲也落雨。
5 山見耶和華的面就震動,
西奈山見耶和華—以色列神的面也是如此。
6 「在亞拿之子珊迦的時候,又在雅億的日子,大道無人行,行路的人繞道而行。
7 以色列中的官長停職,直到我底波拉興起,等我興起作以色列的母。

8 以色列人選擇新神;那時爭戰臨到城門。以色列四萬人中豈能見盾牌槍矛呢?

9 我的心傾向以色列的首領;他們在民中甘心犧牲自己。你們應當頌讚耶和華!

10 「騎白驢的,坐繡花毯子的,行路的,都當傳揚。

11 在遠離嚷嚷之處打水的,要述說耶和華公義的作為,就是他治理以色列的公義作為。那時耶和華的民下到城門。

12 「底波拉啊,興起!興起!你當興起,興起,唱歌!亞比挪庵的兒子巴拉啊,你當奮興,擄掠你的敵人!

13 那時有餘剩的貴冑和百姓一同下來;耶和華降臨為我攻擊勇士。

14 有根本在亞瑟、在亞瑪力地的,從以法蓮下來;便雅憫在民中跟隨你;
有掌權的從瑪吉下來;有持杖檢點民數的從西布倫下來。

15 以薩迦的首領與底波拉同來。
以薩迦怎樣,巴拉也怎樣;
他們一同被差往平原奔去。
在流便的溪水旁有心中定大志的。

16 你為何坐在羊圈內聽群中吹笛的聲音呢?
在流便的溪水旁有心中設大謀的。

17 基列人安居在約旦河外,
但人為何仍住在船上呢?
亞設人在海口坐著,
在海邊的岸上安居。

18 西布倫人是能冒死的,
拿弗他利人在田野的高處也是如此。

19 君王都來爭戰;
那時迦南諸王在米吉多水旁的他納爭戰,卻未得掠財。

20 眾星從天上爭戰,
從其軌道攻擊西西拉。

21 基順河把敵人沖沒;
我心哪,要努力前行!

22 那時,壯馬馳驟、踢跳,
因主人的催逼、催打。

23 『應當咒詛米羅斯,』耶和華的使者說:『應當大大咒詛其中的居民;
因為他們不來幫助耶和華,
不來幫助耶和華攻擊勇士。』」

一、神親自為祂的百姓爭戰(1-5節)

在底波拉與巴拉得勝之後,他們以詩歌記念耶和華的作為。詩歌開頭強調:勝利不是因為人的能力,而是 神親自出手。

• v.2 提到「百姓願意獻身」,指出當以色列人願意回應神、願意站起來時,神就在其中大大作工。
• v.4-5 描述神像在西珥、以東行走時,大地都震動,象徵祂的威榮與臨在。
• 底波拉不是強調自己的領導,而是把焦點放在 耶和華的能力與介入。



二、願意站出來的人帶來改變(6-18節)

這段詩歌詳述哪些支派願意回應神的呼召,哪些支派卻選擇旁觀退縮。

• v.6-7 描述以色列四散、道路荒涼,直到底波拉興起——她稱自己為「以色列的母」,代表一種溫柔又堅定的領導。
• v.8 指出以色列人曾因拜偶像而失去保護,甚至「見不到盾牌槍矛」;但神仍藉底波拉帶領他們重回正途。
• v.14-18:
• 有些支派踴躍投入:以法蓮、便雅憫、西布倫、拿弗他利。
• 也有人選擇不參戰:流便(猶豫)、但(留在船上)、亞設(留在海口)。
• 西布倫與拿弗他利被特別稱讚「為生命冒死」。

• 在神的故事裡,祂呼召的是「願意的人」。
• 神紀念那些願意挺身而出的,也誠實記載那些逃避責任的人。
• 神的國度常常是被少數願意冒險、願意順服的人推動。

三、神超自然的勝利與對不回應者的審判(19-23節)


最後一段描述戰役的勝利是神親自成就,連天上的星宿都好像在攻打西西拉。同時,責備米羅斯城因拒絕幫助神的百姓而受到咒詛。

釋經與說明:
• v.19-21 描述戰場景象:敵人數目龐大,但神使「眾星從天上爭戰」,象徵神動用超自然的力量打擊仇敵。
• v.21 提到「基順河把敵人沖沒」
這與前章神降大雨使戰車陷泥中完全吻合(士4:14-16)。
• v.23 「咒詛米羅斯」代表:
• 在神的工作面前,中立不等於無罪;
• 不願站在神那邊,就是站在敵人那邊。


神使用大自然、歷史、環境通通來成就祂的計畫。祂也看見那些冷漠退縮、不願參與祂工作的心。



#默想

1.我是否像西布倫與拿弗他利,願意為神站出來?

2.我是否有意識到神在為我爭戰?

#禱讀

2 「以色列中有願意獻身拚死的,百姓也樂意跟隨,
你們應當讚美耶和華!
3 「君王啊,要聽!王子啊,要側耳而聽!我要向耶和華歌唱;
我要歌頌耶和華以色列的神。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6ep4st13rb01w80yzmgak9/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