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0gdbq8z3g940961xkplgf70?m=comment

德風師兄為我們口述解釋.
由印順導師所編輯的成佛之道

分為一集半小時.慢慢解說.內容精彩歡迎訂閱

三世的生命流,一般人所以不容易接受,主要是過於信任五官的經驗事實,傾向於唯物論的觀點。唯物論者看來,物質是最本源的。生命所起的意識之流,只是物質所派生的,不能離物質而存在。所以肉體死亡了,意識不再現起,他們就認為徹底沒有了。然依佛法來說,物質是不息生滅的。生滅的滅,不是說毀滅而等於沒有,而是存在的另一態。一切物質現象,都在成而壞、生而滅的過程中;無論是質的集散、質與能的轉化,大家都知物質是不滅(是存在的意思,不是沒有生滅現象)的。有情的心識,並不是物質所產生,不過依物質而顯現他的作用。人死了,生理機構解體了,一向生滅不已的心識,滅而不再生起,然而並非等於沒有。因緣和合時,前滅的心識,又為緣而引起心識的生滅相續。如從物質不滅的定律,撇開唯物論的謬見,信受心識的不滅(滅而不無,滅而為緣能生的存在),那麼對於生命的延續不已,順理成章的會確信起來。有了生命延續的信念,自能樹立光明的人生觀,充滿活力,而努力於新生命的創造。
凡是存在的,離不了時間的特性。時間如箭頭一樣,一端向前指,一端向後指;時間就是前後性的別名,是離不了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任何事物,都離不了時間性的範圍。如說沒有過去而只有現在,或雖有現在而沒有未來,這是不合[A7]理的。物質離不了三世,心識與生命的存在,也同樣的貫徹三世。在沒有現起——現在的——以前,或起而即滅以後,即使覺察不到他的存在,他還是有的。不會憑空的從無而有,也不會從有而成為什麼都沒有。所以如不信生命與心識的通於三世——前後,即失去時間的特性,等於否定了生命的存在。然而生命是現實的存在,不容許否認,那怎能沒有過去與未來呢?
因果,在世俗諦中,是一般所公認的。佛法所說的因果,雖有同時的,而主要為前能起後、前前影響後後的因果。如做了一件事,說了什麼話,會引起或大或小、或是或非的影響力,這就是因果。如在家庭中,所作所說,或是正當的,或是錯誤的,每直接的影響家庭。家人受了言行的影響,成為某種行動,就影響到社會、國家了。然而,最主要的,還是影響自己,而一般人卻非常忽略。要知每一行動,不但向外而影響於他,又必內向而影響於自己。如我國軍政的某一舉措,不但影響國際,必深切的影響自己的國家。這樣,如一家的事件,可以影響社會、影響國家,而更有關於自己的家庭。同樣的,個人的言行,當然要影響於家庭、社會、國家,而必然影響於自身。我們或善或惡的種種言行,都由內心的活動而引發身、語的活動;對他引起影響時,當下即引起自己身心的影響,成為一種潛力,成為未來的因緣。如能深信這自己身心所起的對自己的影響力,就能信解開創未來生命的動力來源。我們有意識的行動,必然影響自己,由自身受其後果。死了並非完了,生前所有的善惡業力,還需要自己負責。這就不能不承認生命的延續,從現生而向來生,否則道德的責任,便無從安立。

生命延續——從前生到後世的信念,最好是大家來反省一下:自己希望未來 是沒有的嗎?相信自己一死就沒有了嗎?當想到自己未來是斷滅時,心中會有一 種空虛與幻滅的難過。人人都有生命延續的愛著;儘管你以為死了完了,而內心 ——下意識卻並不如此。年輕體健的,對於死從來就不會重視,自己會死,這簡 直是不可想像的。然而如真的要死,就會現出生命愛戀的悲哀。一個病重的人, 每每是不斷的發問:太陽出了沒有?天還沒有黑嗎?他在病痛纏綿中,意識到死 亡的威脅,總是希望能夠轉好,希望拖過一個時間,生命又會延續下去。佛法說 :有情對於生命的愛戀,是超過一切的。如現有的生命,要瀕臨死亡時,心中就 引起極大的怖畏、悲哀,這特別是惡人。到了真的活不下去,又會希望未來的存 在。所以,有情的延續於未來,死了並非沒有,這是一切人所同感的。有他的事 實依據,有他的心理要求,不過或者解說得錯誤而已。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