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萬里蟹」指的不是一種蟹嗎?它其實是地方為了推動觀光特色而誕生的名稱。
在金山、萬里一帶,我們最常能吃到的三種螃蟹──花蟹、三點蟹、石蟳,就是「萬里蟹」的主角。
這集我們從萬里蟹談起,聊聊不同螃蟹的特徵、風味、產地還有各漁場間的差別。
當然,想吃蟹也要懂得惜蟹。螃蟹未達體型規範不得撈捕(例如殼甲寬度不足8公分),特定月份或是抱卵(俗稱開花;意即已經將卵粒抱縛於腹側下方)母蟹也有限制禁補,消費者若能配合「不買、不吃」,才能一起維持生態的永續發展。
除了該吃什麼蟹、怎麼吃,還要知道「怎麼挑」!
黃之暘老師要教你如何靈魂拷問老闆三個問題,讓你輕鬆買到市場上最新鮮、最飽滿的好螃蟹。
【🦀本集提到的蟹蟹們🦀】
・花蟹(huā-tshih-á 花蠘仔):中文名為鏽斑蟳,深褐帶橘色迷彩殼,外型討喜,體型與風味口感皆為萬里三蟹之最,相對價格亦高
・紅蟳(âng-tsîm):或稱沙母,交配過卵巢發育已成熟的母蟹
・三點蟹(sam-tiám-á):中文名為紅星梭子蟳;背殼上有三個圓點,因數量最多所以相對平價
・石蟳(tsio̍h-tsîm):對於數種善泳蟳的統稱,背殼顏色暗沉、質地如石頭一樣最堅硬,主要品嚐蟹鉗肉
・肉蠘仔(bah-tshih-á):體型小,好加工,外型樸素,蟹管肉會拿來做螃蟹羹
・毛蟹:台灣各地皆有捕撈,外型特徵類似大閘蟹,但殼緣齒數不同,主要為深棕色;本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花東與中部,具有3、4個種類,主要食用季節從白露開始
・白底仔(pe̍h-tiám-á):條紋方蟹,體型很小,常拿來生醃,當作下酒小菜
・梭子蟹:藍色的螃蟹,雌蟹為橄欖綠色,體型比雄蟹小;主要在冬季食用,其中金門或馬祖產的金門蟹,更是製作嗆蟹的主要取材
・幼母仔(iù-bú-á):指還沒交配或是尚未充分成熟的雌蟹
🐟 2026/1/31 前早鳥優惠,每月 100 元
加入訂閱會員:https://seafoodflavors.firstory.io/join
享有專屬獨家內容,一起更深入的聊魚、識魚、吃魚!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5g9ldv900d501wycwhihoid/comments
📩 合作邀約|sandshour.2022@gmail.com
🐟 「河鮮海味」IG|https://www.instagram.com/seafood_flavor
🐟 「河鮮海味食堂」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eafoodflavor2025
歡迎追蹤,一起分享給更多的好朋友。
本節目由 【sandshour 散時間】團隊製作播出
sandshour 散時間|https://sandshour.com/